没有约定,却每年都不定额地捐资助学;没有义务,却比谁都时刻关心着社会的动态,并且付诸于行动之中。大爱无声这个词,形容这位可敬的老人是再合
适不过了,他就是新城桥街道文峰社区的侨眷,原海军南通干休所政委宗亚泉。
提起侨眷宗亚泉,小区里的人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老军人、老干部,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离休老同志。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锻炼过的他,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拼搏了大半辈子的他面对现在如此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无限感慨和感激之情,完全能够或是应该在晚年靠丰厚的退休金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可是他却没有这样做,仍然心系社会,总是想着尽绵薄的力量为社会作出一点贡献。在他的热心和鼓动下,干休所的一群老人们聚集在一起,群策群力,终于想出了能够做的事,在1989年初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近几年来,他们以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已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希望工程一直是他念念不忘的一件心事。经常念叨:当年参加革命那阵子没有今天这样好的学习环境,如今过上了好日子,可是还有困难地区的孩子上不了学,这些屡见不鲜的例子让他感到心疼。在1994年5月4日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他给全国青少年发展基金汇去了第一笔捐款。几年来,从离休费中挤出近万元捐献给希望工程,同时也收到盖有两枚纪念戳的希望工程邮资明信片,他还固定资助好几名失学儿童,如今,大江南北不断有复学儿童的信飞到南通,让宗老觉得很欣慰。
2005年,宗亚泉担任了社区关工委副主任,成了网吧义务监督的一员。尽管随着年龄的增加,精力减退,但是他服务社会的信念没变。他带领着一群老同志尽心尽责,从关心下一代的小事做起,从平凡的事做起,社区成了这些老同志的主要“据点”。多年来,他们充分利用寒暑假期,给同学们作革命传统报告,为学生讲述他们当年热血报国求解放的战地英雄故事,教育同学们不忘过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还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老同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转化学生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与部分学生实施“一帮一,结对子”
活动,有的学生毕业多年还与以往的“老对子”经常往来、交流。
2010年11月,家住文峰花苑的季予凡小朋友不幸被确诊为噬血细胞综合症,对于一个三岁的小朋友来说,简直是禍从天降,噩耗传来父母悲痛欲绝,短短的七个月就“吞噬”人民币达50多万。为孩子治病父母百般无奈,债台高筑,为此打算卖掉家中唯一的住房以解燃眉之急。宗亚泉通过社区党委得知此事后,带头捐款并向海军干休所的老干部们发出了倡议,500元、1000元,老干部们纷纷慷慨解囊,个个踊跃捐款,奉献出一片爱心,短短的几天共捐款一万八千多元。2011年10月,在小季予凡上海治疗回家后,他再次来到他家看望,还说:季予凡小朋友有困难,我们要帮他度过难关,只要有能力,我还会继续下去……多么朴实而又温馨的话语。
关爱的心,温暖的情,件件小事,片片真情,无不体现了宗老为社会服务的情怀,他用余晖托起了明天的太阳!(崇川区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