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在岁月的更替演变中,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祈福等与春节相关的年俗或仪式源远流长。过年需要仪式感,传统年俗需要代代相传下去,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过年“仪式感”不能一成不变,应当顺应时代,紧跟社会发展,将不合时代要求的“过年仪式”和传统年俗切割。在传承中创新,让过年真正拥有“年味”。
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遗产,传统的年俗当然需要保护。但是保护传统年俗,并不代表就一定要把旧的仪式原封不动地再现。大多数旧年俗都含有神秘主义色彩,随着现代科学的启蒙,像“年兽”这样的传说已经很难再让人们真正去相信,与之对应的“放爆竹”这样的仪式,就渐渐成了一种娱乐,当这种娱乐的正面效用抵不上污染空气和制造噪音的负面效果之时,人们自然会作出更理性的选择。
一些年俗的消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本质上意味着社会的进步。这些消失的东西只是年俗的载体,而非内核。年俗的内核,应该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家国情怀,丰衣足食、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它一直没有变过,也永远不会过时。
每一个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年俗,都记录着我们民族的一段历史,蕴含着浓厚的文化传承。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年俗的责任。有学者建议,对传统年俗的形式,要认真考据整理,以文字记录、视听材料的形式保存进博物馆,给后代留下丰富齐全的文献资料,让这些载体在史料中永续;对传统年俗的内核,则需要主动去寻找新的、与时俱进的载体,让她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永续。
我们的年俗一直都在创新。近年来最成功的创新就是微信发红包,它不仅保护了文化本身,还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多多益善。把不合时宜的旧年俗请进博物馆保护起来,让我们的后代从年俗的形式变迁中体会到永不消逝的家国情怀,感受到国家和民族的不断进步,这才是保护年俗最正确的方式。
作者:瞿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