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海晚报》刊登了我区新城桥街道侨友艺术团正能量伉俪——钱吉华夫妇的精彩故事。
热爱艺术 热心公益

他俩说:携手同行的日子永远是晴天
“这是我们拿的第70块‘金牌’。”20日上午,81岁的钱吉华满脸自豪地指着家中电视机前的一张荣誉证书向记者介绍。上月,由钱吉华所创办的侨友艺术团选送的历史情景时装秀《张謇之韵》在“2022全民电视中秋晚会”团体节目网络评选活动中荣获金奖,为艺术团的荣誉墙再添“一金”。她说,军功章里亦有老伴一路相伴的付出。
钱吉华曾是南通大学现代教育中心的教师。1997年,退休后的她拉着5个志同道合的姐妹在崇川区新城桥街道一起组建了侨友艺术团。24年来,她努力挖掘古老的江海文化,并进行艺术再创作。如今,艺术团共有成员55人,先后在国内外大赛中荣获金奖70次(项),演出1000多场,观众超过百万人次。作为宣传南通的“文化使者”,在团长钱吉华的带领下,艺术团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把具有江海风韵的时装秀、舞蹈、演唱、朗诵、器乐演奏等多种表演艺术,带到了内蒙古、海南、厦门、大连、澳门等10多个省份和城市。
作为钱吉华的老伴,80岁的沈启尧也是一名名副其实的艺术达人。他曾是原南通市歌舞团的首席二胡,后又从事音乐编辑工作。“没有他,我寸步难行!”钱吉华笑着打趣,她的腿脚不好,去哪里都由沈启尧接送;而艺术团每次演出的背景视频制作、歌曲的伴奏创编,全都由沈启尧原创完成。在沈启尧的工作室里,贴满了老伴的美照,他的摄像机镜头里也都是她,“每次舞蹈比赛的编曲都是由我原创的,灵感来自我们本地的民谣。我们从来不用别人的歌曲,这也是我们艺术团一直拿奖的秘诀!”而沈启尧最得意的作品,则是他为侨友艺术团成立20年精心制作的纪录片《春华秋实》。
从2012年年底开始,热心公益的钱吉华还当上了省妇联“苏馨港湾”、南通“巾帼挽霞”行动的志愿项目执行人,成为社区知名的“小老人”巾帼志愿者。她和老伴带着艺术团的团员们,定期前往社区空巢、孤寡老人家中探访,教他们唱歌、跳舞、做手工。“现在大家物质上都不缺乏,空虚的是精神生活。”钱吉华说,每当她和老伴携手叩开一个个孤独老人的心门时,他们也在传递温暖中收获了大爱。
“她说什么我就听什么,做什么我都支持。”沈启尧说,妇唱夫随、携手同行的日子每天都是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