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跨越半个世纪的重逢
发布时间:2022-8-17
 

每年教师节,我收到学生祝福时,不由自主地念叨起我曾经的老师。看到过诸多古往今来尊师重教的动人故事,总是那样令人心潮澎湃,时常萌发见贤思齐的冲动。

我从接受启蒙教育到大学毕业,其间遇到过的老师,印象深刻的,当数以百计。无论其学识水平高低,教育技艺迥异,但其为人师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都让我受益终身。

为感恩老师,我不忘参加各种形式的师生聚会,敬酒一杯,问候一番,虽时间短促,总能多多少少地抚平思念的沟壑。毋庸讳言,因时隔久远,与部分老师“失联”多年,始终是我这个不称职学生心中永远的痛。我自知才疏学浅,谈不上事业有成,但不辱师门,普通人做平凡事,踏踏实实工作,堂堂正正做人,像恩师们那样,也算是桃李多多。倘若能与昔日恩师分享个中酸甜苦辣,再一次聆听教诲,不亦乐乎。

2015年4月,家乡的通州日报发起“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让我重新燃起寻找57年前小学班主任的希望。拙文《秋蓉老师》4月21日见报后,我一直静候佳音,说不定老师她看到了,通过报社,我们就有希望重叙师生情。

奇迹终于发生了。次年4月中旬,我接到了通州日报社来电,得知秋蓉老师的通联方式,喜出望外。原来,当年我读小学时的教导主任,特地把那份刊有《秋蓉老师》的通州日报送到老师手上。老师也不忘我这个当年的学生,拨通了报社的电话,这才有了喜剧性的一幕。

4月24日是个星期天,我如约前往老师家拜访。两双手紧握,仔细端详,老师81高龄了,神采依旧,只是满头黑发中夹杂了些许银丝。

时间真是个魔术师,硬是把历史的沧桑毫不留情地铭刻在人们的脸庞。1958年秋,秋蓉老师担任我们五(1)班班主任。1960年夏,我们小学毕业时,老师还是一个20出头的大姑娘,在我们这些十三四岁的小不点眼里,她就是我们可亲可爱的大姐。当年拍毕业照,我这个黑不溜秋的矮个子,剪着小平头,老师还记得清清楚楚。真想不到,如今端坐在老师面前的我,居然满头白发,年已古稀,光阴如梭,师生俩唏嘘不已。

我小学毕业后,考入县中。其后不久,老师因工作调动,去外地工作,后又几经辗转变动。当年通讯方式原始落后,各自忙于学习、工作,师生“失联”乃常态。现如今,我与老师家同在通城,乘坐公交车,相隔不足10站,咫尺天涯,居然苦苦寻觅了几十年。

说实在话,当年农村小学,囿于环境、经济、思想观念,毕业生中绝大多数扎根农村成家立业,有机会继续深造的凤毛麟角。我有缘与恩师成为同行,实属万幸。  

同为教师,师生俩自然聊到几年前热议过的话题,老师通常“被优生淡忘,差生怀念”。秋蓉老师却不以为然。“被优生淡忘,差生怀念”虽非个案,也未必普遍。作为教师,被学生怀念也好,淡忘也罢,都不重要;更没有必要区分怀念或淡忘老师的学生,曾经是优生或是差生。问题是,记住什么,淡忘什么?念念不忘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却淡忘自己对别人的帮助,则是一种君子情怀,尤其值得敬重。诚哉斯言,我默念道,到底是资深老教师,让我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看到老师身体健硕,儿孙满堂,幸福美满,正安享天伦之乐,我欣慰有加。话匣子一旦打开,积压许久的话题一个个接踵而至,说往事,忆故旧。不知不觉中,一两个小时过去了。为了不影响老师休息,我起身告辞。老师执意送我到楼下。我三步一回头,看到老师还在远处不停地挥手、凝望,不由得眼眶潮湿。

阔别半个多世纪,师生重逢,嘘寒问暖,别有一番情趣、喜悦在心头。感谢通州日报社,满满的正能量,为我们师生俩搭建了平台,圆了我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师生团聚梦。秋蓉老师年事已高,我们这些做学生的,当常去老师家看看,让她老人家充分体悟甘为人梯、为人师表的价值所在。


作者:瞿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