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也说新“24孝”
发布时间:2021-9-15
 

新版“24孝”行动标准,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于2012年8月13日共同发布。新“24孝”简洁易懂,朗朗上口;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

“24孝”标准提出后,引发了人们热议,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

窃以为,大而化之的评判并不妥当。有必要探究一下,在我们这个有着“重孝”社会情结的国度,孝为何物。

孝,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养亲、尊亲。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孟子.万章上》)后期墨家提出:“孝,利亲也。”(《墨子.经上》)以为孝只是如何有利于父母瞻养。法家韩非认为孝即“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韩非子.忠孝》),使父母改变贫苦的生活。一言以蔽之,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精英们所推崇的“孝”,就是让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既如此,弘扬光大中华民族重视孝道的这一优良传统,制定并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说她是“与时俱进,是对孝文化的创新”,并不为过。

也许有人会说,当下年轻人对待老人,做得确实不够理想,但这是不是属于“行孝”的问题,能不能依靠“行孝”来解决,大可商榷。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对孝文化知之甚少的年轻人而言,新24孝以“公民守则”形式呈现,至少可以让受众有一些比较直观形象的东西作为参考。当然,仅仅寄希望于用新24孝行为标准去扭转当今道德滑坡的趋势,并不现实。我们还得进行相关体制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

还有人担心:旧24孝是树样板,你做不到,别人也做不到,大家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而新24孝的很多项规定,毕竟有些人能够做到,所以容易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思想混乱,其结果不仅不能解决代际隔阂,反而会加重家庭矛盾,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其实,有心理压力是好事,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见贤思齐;因“思想混乱”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是否杞人忧天,笔者不敢妄断,但可让事实说话,过早下此结论则大可不必。

24孝糟粕很多,早就被鲁迅那代思想家批判过了,里面有很多违背人性的野蛮内容。旧24孝主要是举例式的,通过典型事例来鼓励人们行孝,因为要“树样板”,所以有些例子未免搞得很极端,比如为了让父母吃饱饭,竟然要活埋儿子。而新“24孝”行动标准则充满时代气息,比如“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等等,充分体现了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

仔细研读新24孝行动标准不难发现,除第6条“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第16条“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主要涉及经济“养亲”外,更多的是“利亲”、“尊亲”兼而有之。在绝大多数老年人衣食无忧的当下,行孝更需要对父母精神层面的付出,而且多多益善。新24孝行动标准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必须承认,新24孝没有考虑到具体的人文背景、家庭结构、性格模式,以“公民守则”形式,直接规定子女必须做什么,容易产生“做了是孝,不做是不孝”的负面影响;有的“标准”条目在实践中还有不断完善精进的必要。不过,如果据此把新24孝看成是“一种更‘普世’的野蛮”(北大某教授语),不免有点言过其实。

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上的老人跟年轻人一样,出身、经历、脾气、性格、修养、健康、爱好、环境等等千差万别,他们的需要也必然各不相同。正如不同的人应该具有不同的爱国方式,孝的精神是为了老人好,具体方法应该因人而宜、因家而宜。

孝的本意应该是“按照老人的需要去对待老人”。实施新“24孝”行动标准首先要尊重父母意见,这是年轻人行孝的一条重要基本原则。条条大道通罗马,新24孝行动标准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路标。实施她,不能仅仅拘泥于文本。



作者:瞿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