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编芦菲
发布时间:2021-4-21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通州农村除了土法纺纱织布之外,还有一种家庭副业手工活儿——编芦菲(用芦苇杆编织芦席的俗称)。有一段时间,它几乎成为我老家金沙附近许多人家的早晚功课。

那时,芦菲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用途很多,盖房子用作洋瓦下的衬底,粮食棉花仓库囤子作为顶棚或者“地毯”,开河挖沟工地搭建工棚,晾晒物品等。因需求量大,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收购。那年月国内化工还没有大发展,芦菲的替代物塑料制品尚未面世。从日本进口尿素,其包装袋被改制成衣服,穿在身上,居然成为时尚和“身份”的象征。“村干部、队干部,人人一条灯笼裤,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中缝还有百分数”,就是那个时期国内化学工业落后的写照。

编芦菲之所以成为一项群众性的副业,原因有三:打芦菲不需要多少技术,老少皆宜;芦菲不愁没有销路,收购者现金支付,不打白条;编芦菲的下脚料多,正好弥补农家生活燃料的不足。

芦菲制作工艺并不复杂:芦苇杆纵向切口,浸泡,碾压,清除外壳,编织。

芦苇杆纵向切口,就是把每根芦苇杆用“抽子”抽出一条缝。木质抽子状如锅铲把,中间凹槽嵌一锋利刀片,将芦苇杆大头放入凹槽,一手持抽,一手拽动。将芦苇杆从头拉到尾,第一道工序便算完成。稍一不慎,手就会被芦苇杆芒纤刺出血来。

抽过缝的芦苇杆浸泡之后,用石磙碾压把芦苇杆筒破开。场地必须平整坚硬,将芦苇杆均匀铺开,须厚度适中。人拉着沉重的石磙,来来回回不停地碾压,十分吃力。

清除芦苇杆外壳比较轻松,手持一双筷子,把压扁了的芦苇杆(已成带状)小头放在两根筷子之间向根部刮去,外壳即从芦苇杆上剥离散落于地。此时的芦苇杆变成了芦篾,正面呈浅黄色,光溜溜的,可以直接用来编织芦菲了。

编织芦菲先从左上角起头,然后编出竖经,再编横纬。待芦菲的长宽达到了预定的尺寸(留有适当余量)时,就可以进入最后一道工序:包边,即把多余部分折到反面,插到编好的纹路里。至此,一张方方正正的芦菲成品就可以“下线”了。

人手多的农户芦苇用量大,必须外出采购。本地集市虽有芦苇出售,但价格高成本大,利润空间小,说不定忙了大半天,只能赚到一点下脚料而已。

我们外出采购芦苇的首选地是如东县东南部大豫镇一带。这里是棉花主产区,人少地多,农户根本没有时间干“打芦菲”这样的辛苦活。每次外出,我们都要预先考察天气,尤其是风向风力。最理想的是返回时刮东北风,高高的两大捆芦苇被牢牢地捆绑在自行车衣包架两边,犹如船舶上的风帆,那就等于开了顺风船。也遇到过天气预报失灵的,返回时突然刮起了西南风,那就倒霉了。拉着两三百斤甚至三四百斤的庞然大物,顶风而行,脚踩不动,就只能慢慢推行,六七十里路,一步一步的丈量着,三更半夜也未必能够到家。

我就有过去大豫镇采购芦苇的经历。每次都与邻居们结伴而行。因采购点分散,绑车费时费力,大清早出发,很晚了才能返回。母亲在灯光下边干家务边等候,看到我们平平安安,这才放心。

当年,一张芦菲的售价也就7毛8到8毛4之间。如果仅靠编芦菲为生,十分辛苦,利润微薄,到头来还会落得一手肉刺。但正是这些“肉刺”,让我们兄妹亲身体验到了“劳其筋骨”的乐趣。在那一段忙碌的日子里,我们全家参与,妹妹成了编织高手,芦菲编得既快又好。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我们兄弟几个先后跳出了农门,妹妹也顶替父亲去上海工作,不得不放弃了这份副业。

如今,这些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芦菲,早已被彩条布等化工产品所取代。昔日家家户户编芦菲的热闹场景,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

 

作者:瞿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