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图书馆里的老年时光
发布时间:2020-9-11
 

我一向对纸媒情有独钟,退休后与图书馆阅览室结缘,几乎每天必去,受益良多。

子来亥往、冬春跨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14亿中国人顿时进入战“疫”模式。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老年人聚集之处,为保护老年人身心健康,统统关门大吉。这里曾经是我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幸福家园,虽说宅家也抗“疫”,但毕竟多有不便。

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战“疫”,成效显著。其后不久,曾经一度关闭的公共活动场所,也逐渐开放。终于,好消息传来,从清明节那天起,市图书馆恢复开放。几个老友迫不及待地准备好苏康码、口罩之类。因从4月8日起,进入南通市图书馆将检验“苏康码”。

这天一大早,读者就从四面八方赶来,有开小车的,骑电瓶车的,更多的是乘坐公交车而来。上午9点图书馆正式开放,二楼入口外,大厅里人头攒动,人们自觉地排起了长队,等候工作人员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不会扫码的还必须书面登记,填写身份证或者借书证信息、手机号码、入馆时间等等。看上去有点繁琐,但从防疫、战“疫”大局看,十分必要。广大读者都能予以配合和谅解。

报刊阅览室里,每张桌子上方都贴有提示语,座位朝向,间隔大小都有规定,仿佛高考考场一般。因有读者入馆预约登记要求,场馆内不至于超出承受能力而影响正常运转。

一本本杂志贴在木架上,犹如一朵朵小花开放在山野,吸引了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

大家安安静静地坐在阅览室里看书,每个人都非常自觉,没有人大声喧哗,只听见进进出出人轻轻的脚步声。图书馆是个特殊的公共场所,即便是两人耳语,也分贝极低。倘若有手机铃声大作,就会马上按下接听键,快速移步去室外。在阅览室大厅内,人们或翻动书页,或用心思考,或奋笔疾书,闻着淡淡的油墨芳香,从内心深处感觉到自由和充实。

双休日,特别是暑假期间,学生读者特别多,座无虚席。有的甚至依窗而立或席地而坐。

我在图书馆看报刊,一般不做笔记,没有桌椅板凳也无所谓,除非确有空位才坐下。每天在家,电脑桌旁坐的时间太长不好,去图书馆阅览室里练练站功,相得益彰。戴着老花眼镜,在书报架前站着阅读,反正时间不会很长,把座位让给他人,何乐不为?某日,有个小伙子看到我满头白发,站立时间长了,主动给我让座位。我婉拒之。读书使人明白事理,提升人的基本素质。在这个被誉为净化灵魂、培育高素质的场所,我多次感受到了类似于公交车上被人让座的温暖。

有一天,我从图书馆出来,在公交站台候车,看到有位老者,手提袋里沉甸甸的,是刚刚借的书。他家住郊区,与市图书馆相距二三十里路,一大早赶集似的转乘两次公交车前来还书借书。深入交谈后得知,他与我早年在县区学校的某同事,居然是近邻。你看看,通城就那么大个地方,萍水相逢的两个路人,聊起天来,居然还有那么多交集。事后,那个与我失联多年的老同事不无感慨:“是图书馆让我们老友重逢!”

图书馆经常推出各种文化活动,比如讲座、艺术作品展示、征文比赛等等。我和若干老友相约,参与其中。去年8月,南通市图书馆开展“阿法迪杯”奋斗新时代,贡献新智慧征文活动,我家老两口闻风而动,写成《亲历家乡交通巨变》《三代人的小学》,居然双双入围获奖。9月,南通市赤子情华侨图书馆,举办了“读家乡书、抒爱国情”南通侨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读书会。读书会上,我与侨眷们一道,畅谈了《张謇的教育强国梦》、《狼五山点赞》、《赞美你,我的第二故乡南通》等读后感,歌颂伟大的祖国,礼赞南通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现场掌声阵阵,气氛热烈感人。

有人说,图书馆就像大海中的孤岛,沙漠里的绿洲,她跨越起以光年计数的时间,以一种超然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高峰,诚哉斯言。坐在图书馆里,我的神思在书中遨游,我想这里才是我心灵栖息的真正港湾,是我的精神殿堂。在这里,静静地消磨那美妙的翻动书页的幸福时光,这是人生最惬意的事,我倍加珍惜。

主城区图书馆、老干部活动中心阅览室众多,每家活动场所的纸媒报刊数量不同、名目各异,而且彼此开放日错开。为了“博览群书”,我就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巧妙地安排时间,游走于各家图书馆、阅览室之间。有时候,某刊物样刊尚未寄达,我就提前在图书馆看到了,先睹为快的惬意油然而生。而当此等愉悦常态化时,便成为我在图书馆里幸福时光的主旋律。


作者:瞿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