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亲历1977年高考
发布时间:2020-7-6
 

    亲历过43年前的那一次高考,我刻骨铭心。

 

    19771021日,新华社受权正式对外发布高考恢复的消息。那一天,我在有线广播里得到了这一准确信息。“高考”这个已经尘封了11年的词语,再次勾起了我的求知欲。我高兴之余有点忐忑,手头除了几本书眉处印有“最高指示”的书本以及目前学生在用的课本之外,原来的高中课本、复习资料等,早在学校“停课闹革命”时不知去向,片纸无存。再说了,文件提到“择优”录取,我够得上“优”的标准吗?

 

    我的那些高中同窗和我一样,大多是民办教师。参加高考,可以圆一下久违了的大学梦,还可以改变民办教师身份,这成为大家非常朴素的想法,也是参加高考的原动力之一。他们路子广,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些油印的高考复习资料,无非是数理化复习题,数量不是很多,我就借来看。那时没有复印机扫描仪之类的现代化设备,就连小说《第二次握手》也只有手抄本。老同学提供的这些宝贝,我只能靠抄写留存备用。

 

    距离高考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全脱产复习根本不可能。我担任两个班的初中英语课,学校里没有人能够顶替我。整个公社,英语教师就那么几个,他们各自都有繁重的课务。正常的教学工作不能停,我就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学校“夜办公”(学校规定,教师晚上必须集中备课批改作业两小时)之后。很多高中知识,因时间隔得太远,平时几乎碰不到,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说来见笑,初中代数知识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突然一问,就会想不起来。原来高中主要课程的知识点梳理记忆就十分困难,不用说去解什么数理化难题了。每天中午或者晚上放学回家,我独自漫步在灌溉渠上,边走边复习,满脑子的高考知识,必须不断回味。不知不觉地就回到了自家门口,感觉学校到家的距离何其短!夜晚躺在床上,总要过上好几场“电影”才能进入梦乡。

 

    1112日,我参加了高考初试。整个公社报名参加初试的不下400人,既有像我一样为数不多的老三届,也有年龄不超过25周岁的其他知识青年。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才十五六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兄弟同考、师生同考、夫妻同考、叔侄同考的景观,后来被人们誉为“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盛举”,场面相当壮观。积压11年下来,全公社符合报考条件的何止400人!还有一些人,因种种原因放弃了高考。考生中的绝大部分,是我学生辈的,有些就是我教过的学生。

 

    初试结束,一个老同学找我核对答案。此前他曾找过多人,几乎没有敢与他核对的,可见当时初试考生水平悬殊有多大。我进入大学后才知道,外省并没有高考初试一说,江苏报名高考人数太多,要不然,高考根本不需要进行两次。

 

    12月初,江苏省高考复试开考。我们的考场设在县城金沙中学。与初试不同的是,考生以老三届高中毕业生为主体。我所熟悉的66届高中老同学集中在一起,开校友会似的。这是我们毕业离校10年后的第一次聚首,感慨良多。大多数人都已结婚生子。高三(2)班的C同学,人称“少白头”,年方30,头发已花白大半。这让我联想到科举制度下白发苍苍的举子。据说当年科考,是不受年龄限制的。而这一次,把考生年龄限制在1947年下半年以及其后出生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高考2天考4门科目(语文、政治、数学、理化)。考试结束的那天晚上,便与我们高三(1)班的4个“发小”,在县医药公司大院我老大家中小酌。席间,我们对能否录取,充满信心;究竟录取哪一所大学,心中没底。分别时,我们互相预祝,等待喜讯降临。春节后不久,我们4个全部拿到了高校“入场券”,被坊间戏称为“四进士”。

 

    这一年录取比例极低,自然十分引人注目。倒不是录取者个人有多大能耐,而是邓小平有关恢复高考制度的英明决策,让亿万人民重新看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希望。就全国而言,1977年冬以及1978年夏两季,全国共有1160万人参加高考,这是迄今为止,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考试,一共招收40.1万名大学生,录取比例为29:1,与今天的高考录取比例不可同日而语。

 

    197712月,中断11年之后首次举行的高考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至今仍让人追怀不已。恢复高考,不仅是我们这些大学生个人命运的转折点,而且成为一个国家与时代的拐点。它是冬日里谱写的春天的故事,是一段历久弥新的记忆,是一个永留史册的传奇。



作者:瞿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