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醉美云台山
发布时间:2019-11-15
 

    这次国庆长假河南游,首站便是云台山。

 

    那天清晨,我们一家人从郑州出发,沿S87郑云高速一路向北。9:15达云台收费站。远远的,北边高大山脉、恒大养生谷十分醒目。在云台山景区大厅外,购买景区门票。进入大厅,人山人海,凭身份证刷卡入内,等候乘坐景区大巴。

 

    人多,集中在同一时段进入,拥挤在一起,太阳火辣,汗流浃背。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将近11点才好不容易挤上了13路公交车。据说,这些公交车是景区临时从市内调度赶来帮忙的。

 

    第一站,红石峡人多,我们舍近求远,先去猕猴谷。入口处比较开阔,有溪流,并不十分宽敞。十来个竹排上,身穿橘黄色救生衣的游客,手持竹篙。竹排在水面上做布朗运动,碰碰车似的,滑稽可笑。游客乐此不疲,也许在北方,如此优山靓水的不多,物以稀为贵嘛。

 

    800米长的弥猴谷,也许是天气缘故,竟不见弥猴踪迹,好在返程途中有个弥猴表演场地,三个颇有灵性的猴子,在主人的驱使下做着各种高难度的游戏,开瓶饮水、巧接飞刀、推小车走钢丝等,博得观众阵阵喝采。

 

    返程路过茱萸峰,耳边仿佛响起了唐代诗人王维留下的千古绝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诗是否王维亲登云台山的茱萸峰而作,并不重要。我们未及登临,憾事也。

 

    到达红石峡时,已是下午3点半。景区入口外,游客人头攒动,黑压压一大片。排队,在连续4个遮阳棚里拐来拐去,折腾了75分钟,好不容易才检票进入景区。门口屏幕显示每天只能接待3.3万人,而今天实际入园约9万人,怎能不一个“挤”字了得。

 

    红石峡。因石头遍体红色而著名。红岩石如千层饼似的,纹理清晰层次分明。红石峡全长1500米,被誉为盆景峡谷又叫温盘峪,它集瀑溪潭涧泉于一谷,融雄奇险秀幽于一身,风景园林专家称其为自然界山水精品画廊。

 

    深藏在崇山峻岭中的红石峡、潭瀑峡,与其它以高、险、峻著称的栈道不同。走在沿溪跨涧的栈道会感受到,让人有种清流激湍、静谧闲逸之感。我踩着狭窄的阶梯,慢慢下到了景区的栈道边,发现这里人头攒动。就这样,我又跌进了人堆里。

 

    我们沿石径小心翼翼步入人工开凿出的走廊,只听得水流发出巨大轰鸣,如闷雷轰响,在峡谷里回荡。两侧绝壁上生长着不少树木花草,它们何以能在坚硬如铁的岩石中扎根落户呢,我们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造就出红石峡这样的人间奇境,更感叹悬崖上这些绿色植物的生命力是如此地坚韧顽强。

 

    在碧绿的溪水上,有一座大约十几米长的人工小桥,桥面很窄,仅供两人并行。桥面是用两边崖壁上开采下来的赭红色石块垒砌而成,下面有三个拱形桥洞,上游的水就从这三个桥孔中穿过。因为小桥距谷底较高,所以三股水流倾泻而下,又形成了三个瀑布。人在桥上走,景随人移,人随景动,仿佛仙境一般,这不就是一幅写意的山水画么?

 

    人工制造的雾气,氤氲着些许妖娆,栈道似长龙蜿蜒在峡谷中,无法越过这如潮似的人海,走过不宽的人挤人的栈道,又来到幽暗、湿漉的山洞,从红石峡出来,稍微爬点坡来到水坝,没感觉一丁点儿累。曾有驴友来过此地,说下午来红石峡最好。不是吗,现在下午五点左右,我见了到最美最红的红石峡。

 

    这些峡,如九寨沟一样奇美,瀑布群以龙蛇瀑,丫字瀑,龙凤壁,蝴蝶石最为形象壮观。三步一峡,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飞瀑、走泉、彩石和山形的景观,有的如观音,有的如猴子,有的似大像,有的像奔腾的骏马……

 

    这里满山覆盖的原始森林,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的奇峰异石,形成了云台山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基,魏晋“竹林七贤”的隐居故里,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遗迹,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千古绝唱的茱萸峰,以及众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云台山丰富深蕴的文化内涵。

 

    云台山,因风冠雄,因峡显幽,景色荟萃各不同。云台山,堪称地质博物馆的“万卷史书”,堪称山水风光的“百里画廊”。云台山一游,不仅可以领略到山水的外在秀美,还可以了解到自然的神奇演变,从而使一次山水风光旅游深化为一次地质科普旅游。

 

    深秋的云台山几多含情,几分妖娆,猕猴谷、茱萸峰、红石峡……历历在目,风姿绰约。回望云台山,那高高伫立着的朴实的大山,它依然巍峨。作为过客,我真想让时间定格,把脚步留住。

作者: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