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科技
吴迪富:走上世界舞台的“追光者”
发布时间:2019-9-5
 


吴迪富(左一)在车间指导生产

从一个500元起家的村办小厂,发展到世界光学行业翘楚,30多年砥砺前行,江苏宇迪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如东县侨商会副会长吴迪富始终没有停下奔跑的脚步。对事业,他锐意进取,勇于变革;对党,他20年追求,一辈子坚守。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他选择勇立潮头再出发,他是向着百年企业梦想前行的追梦人,他是走上世界舞台的“追光者”。

根植泥土从田野走向世界

那是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江淮大地。

当时,22岁的吴迪富担任着村里的机耕队长,管理15台拖拉机,负责上千亩地的耕作。他深深感到,农村太穷了。他觉得,要改变农村的面貌,必须干产业,于是主动找到村书记,要求闯一闯。19798月,在别人质疑的目光中,吴迪富和其他几个农民凑了500元“巨款”,成立了双甸镜片厂,开始了创业之路。然而一开始却在采购原料上犯了难。

计划经济时代,原材料都是统一批发给“公家”单位。那时候,吴迪富跑到昆山玻璃厂去买原材料,销售人员嫌他的厂规模太小,不想把原材料卖给他。吴迪富没有因此打退堂鼓,而是一直守在厂旁边,看见那位销售主管下班了,他就跟着他回了家。“晚上他家里收麦子,我就帮他把麦子挑回家,那时候年纪轻,两亩地很快就收好了,或许是被我的诚心打动了吧,第二天他终于同意把原材料批发给我。”吴迪富说。

有了设备和原材料,厂里加足马力生产。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仅由9个人组成的小厂,在第一年就创造了3000多元的利润,这在当时的农村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整个生产队一年的收入也才不过2000元。

1995年底,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实施意见,企业改制的浪潮在全国各地掀起。宇迪光学也顺应国家这轮改革的洪流,以吴迪富为首的36名股东以136万元的价格将公司买了下来,公司由集体所有制企业变革为民营企业。“改制了以后,自己能当家作主了,企业激发出更强的发展活力。”吴迪富回忆,1996年以后,宇迪光学的利润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市场风云巨变。上世纪90年代后期,吴迪富决定涉足光学领域。当时,中国的光学产品生产多是由军工企业垄断,民营企业鲜有涉及。在世界光学领域,日本、韩国掌握着领先的技术,也是国际上最大的市场。开辟光学之路布满荆棘,但是吴迪富并不气馁,他将与浙江大学的合作作为突破口,强势闯入光学领域。

走向世界是战场,也是归宿。为了打开日韩市场,2002年,宇迪光学开始向日本企业取经,不惜重金聘请日本的光学专家为高级顾问。如今的宇迪,产品遍布世界多个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光学制造先进国家都闪耀着“宇迪”的身影,并且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为索尼定点供货的民营企业,在残酷竞争中站稳了市场。

锐意创新塑造企业基因

2014年,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新一轮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拉开序幕。在中国,继“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后,《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也正式发布。在给制造业带来的无限想象空间中,吴迪富精准地意识到,唯有坚持走创新之路,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企业家就是要有危机感,记住要做第一,不能做第二,这就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推动创新。”吴迪富说。

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始终是宇迪兴业的第一追求。走进宇迪厂区,院士工作站是最抢眼的建筑物。中科院院士、光学专家王之江,中国工程院院士、光学专家潘君骅都是宇迪的驻厂“智囊”,日本的渡边熙先生等多名境外专家是宇迪的得力技术“外援”,吴迪富对于创新的实践,首先是从尊重人才开始的。

江苏宇迪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顾志辉至今仍记得,当年他还在浙江大学信息光电学院学习时,吴迪富就看中了他的专业才能。毕业时,吴迪富专程派专车把他接回来。“刚来的时候我就是个‘小萝卜头’,但吴总对我非常尊重,让我觉得这个人很不简单。”顾志辉不负所望,成为公司镀膜工程的领衔人物。公司镀膜从零起步,生产工艺从原来简单的热蒸发发展到IP技术,跻身国内第一梯队,紧紧跟上了世界潮流。

为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在吴迪富的倡导下,公司专门成立了创新委员会,实施科技“苹果树”创新计划,大到立项,小到技术改进都可纳入评选,并直接与奖金、职称、工资相挂钩。计划实施以来,宇迪共有近千项创新成果落地,累计为公司创造了4000万元以上的利润。公司技术科副科长陶国祥告诉记者,2017年,公司接到开发“嫦娥四号”探月工程星载光学系统影像镜头的订单,尽管生产难度很大,但得益于这一制度的激励,研发团队成功完成了技术攻关,目前“嫦娥五号”的镜片产品也已着手生产。

在创新引领下,宇迪产品从大批量品种向小批量高难度品种、从普通民用品种向高附加值品种转变,主攻生产大透镜,开发高精度小透镜和各种异型透镜,探索新型非球面透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成为日本索尼、韩国三星等电子数码全球一线品牌中国唯一民企定点免检供货商。公司近三年获创新成果600多项,研发的高清晰度微型光学镜头、特种异型光学镜头被国家列为火炬计划项目。

近年来,公司又把智能制造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投入近5000万元新上6条自动化生产线。在吴迪富的设想中,未来的宇迪工厂,所有中低端产品制造将完全被机器生产取代,通过自动化撇开低端产品,全力向高端产品进军。

红色情怀撑起百年梦想

除了做事业上的“追光者”,吴迪富心中还有孜孜以求的一束光。

很少有人知道,吴迪富的母亲是当年革命战争年代的我党地下工作者,在母亲的影响下,吴迪富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红色情结”。从1974年起,吴迪富坚持每年不间断打申请,但他的入党申请却一次次被否决。“有人说我的思想是会挣钱的思想,绝不能批准我入党。我说你们放心,入党以后一定不忘对社会的贡献,做一个好党员、好书记,我说到做到!”前前后后共打了30份报告,终于在38岁时,他如愿以偿。

吴迪富没有食言。随着企业的蓬勃发展,他坚持将党建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抓手,将红色文化洒遍宇迪。1996年,公司成立了由5名党员组成的党支部,2012年建党委,如今企业已有100多名党员,最多时有400多人同时提交入党申请。“我们的党建工作和生产是融合起来的。支部书记就是部长,副支部书记就是车间主任。我们党的工作安排好了之后,一切工作迎刃而解。”

吴迪富抓党建容不得一丝含糊。有一年,南通市全市非公企业党建现场会在公司召开,他到车间检查准备工作,意外发现前排一个非党员机位上摆着“党员先锋岗”牌子,工作人员告诉她,后排的“党员先锋岗”牌子被机器挡住了视线,为了让“风景”更加凸显,所以调到最前面来了。“你这是造假!”吴迪富非常生气,当即要求纠正。随即,一场“党建工作能不能做假”“党员的先进性怎么体现”的大讨论在全公司展开,并建立了每月两次党员活动日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抓党建坚持“真”字、贯穿“实”字的工作标准。

一个企业有了核心价值观,有了信仰,就有了精气神,吴迪富坚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用党的先进文化和理念来凝聚队伍。“过去我的思路是要做光学行业的领头羊,现在我的思路改变了,要做百年企业,没有强大的文化凝聚力是万万不行的。”吴迪富坦言。而在宇迪1300名员工中,拥有10年以上工龄的超过600人,职工年流动率不超过0.5%。公司党员全部亮牌上岗,党员在工作中挑大梁、唱主角、带队伍、出效益。中组部派员考察宇迪厂区后赞叹,这家民企的党旗比许多国企的还要耀眼。

宇迪的党旗不仅覆盖了企业,也映红了社会。吴迪富一直把“对社会贡献的份额”当成他的人生追求。2009年,他带头发出“党员每人每天做一件好事”的倡议书,迄今为止全公司党员已做好事上万件,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领域处处留下了吴迪富和宇迪员工的身影。近几年来,省内外来宇迪参观学习党建的党员干部超过1万人次,“宇迪党建融合工作法”被评为全国基层党建优秀案例,吴迪富本人被江苏省委授予“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

梦想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在红色党旗的指引下,吴迪富将继续朝着百年企业梦想追梦前行,在世界舞台上做那个永远赤诚的“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