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污名化”老人是种社会病
发布时间:2019-5-27
 

近来,看到媒体上热议“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感觉很不爽:从字面上揣摩,无论答案如何,现如今老年人这个群体,似乎都被归于“坏人”一类了。

 

问题缘起于若干有关老人的新闻。先是唐山老人的广场舞打扰到附近学校,高中生站立抗议,却遭到了老人的羞辱;紧接着,广东汕头两名高三学生扶起了骑电动车摔倒的老人,反而被老人诬陷讹诈,报警后才获清白;更有甚者,西安一位老人因为女孩不肯为其让座,竟然一屁股坐在女孩身上……凡此种种,让人疑虑顿生:中国老人为何集体变“坏”了?

 

挞伐之余,有网民感叹,“老人变坏了”,但马上有人更正:“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引起共鸣一片。

 

其理论根据是,设定同一个时代背景成长的人群中“坏人”多,只不过现在老了。面对广场舞扰民、公交抢座之类“为老不尊”的负面信息,有媒体直指这是由于政治运动激发出“人性之恶”的结果。

 

各抒己见者有没有翔实的统计数据资料予以佐证,结论的可信度如何,姑且不论。窃以为,让老年人群体为某些“为老不尊者”背负骂名,太过草率,有失公允。动辄给某个群体贴标签、定义“好坏”本身就是一件很武断的事,反而会使矛盾愈加无法弥合。

 

其负面效应不可小觑。和“城管”、“官员”、“小姐”等经常性被舆论污名化的词汇或群体一样,如今的“老人”似乎也正被迅速标签化为“为老不尊”。有网站总结过:一下子,老人似乎不再是那个满头白发、眉目慈祥、神态安然、和蔼可亲的美好形象了,转而成了倚老卖老、为老不尊的代名词,人人要避而远之的危险源。

 

 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用个案去给某个时代整个群体贴标签的做法,不能提倡。上纲上线到攻击一个群体的地步,反映了讨论者在把握议题能力上的欠缺。贴标签是最省事的,也暴露出公共讨论的品质低劣,无法聚焦在真问题上,而总是被情绪所淹没。

 

要解决公共场域中与道德、素质相关的问题,就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指责某个群体道德品性低下,而必须首先远离偏见,在具体个案中客观分析,寻找信息与答案。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应该针对的是行为本身,而不是这个行为人的性别、年龄、族群。人有老幼之别,但品性优劣却绝对不分年龄。弄清楚这一点,我们才会离解决问题的答案更近一些。

 

强行要求让座,扶起了摔倒的老人反而被诬陷讹诈,都是罕见的极端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理性和尊重还是占了大多数。老人不是“坏人”,敬老永远没错,与其反思是不是老人变坏了,倒不如反思我们当如何爱老敬老。“重新发现老人”没有错,但舆论在字眼表述上千万不能为了追求轰动而忽视了应有的基本善意。

 

老人是不容忽视的群体,尽管某些老人的行为不道德,但我们不能一叶障目,还是应该从中认真反思。很多冲突并非双方所愿,而是客观造成的——老人“无位可坐”,原因在于公共交通不尽完善,老人“无地可跳舞”,反映了目前我国健身设施和场所不健全。对“公共空间”的争夺演绎成了代际和群体的冲突,这样的矛盾,只能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步解决。

 

 每个人都有变老的时候,也没有一个人那么容易“变坏”,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背后,应该还有共同和普遍的人性和道德准则。社会需要和谐,需要法律,更需要道德的维持。我们应该了解老人们的内心想法,了解他们的感受,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而不是相反。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