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婆婆百岁记
发布时间:2019-4-4
 

    “老奶奶高寿?”“三位数啦!”最近一段时间,每当有人问起婆婆年龄,她老人家总是一脸阳光,精气神十足。

    在国人的记忆里,长命百岁,一种极致的吉祥话语,似乎遥不可及的人间向往,然而如今,它却在我亲人身上实现,天赐鸿福也。

    过去,我等做子女的不曾有过婆婆百岁的奢望。但在2008年婆婆过九十岁生日的时候,我便萌生出这种浪漫的期盼。我们都心照不宣地为她的百岁目标使劲,各尽其心,又都彼此合力,第三代的孙辈们也加入进来,特别是婆婆2012年患病住院时。婆婆经多磨难,父亲离去后,更加多愁善感。多年来,为婆婆消解心结已成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为了她的快乐与健康,我们全家人不知道反反复复通了多少电话。

    近年来,每逢婆婆生日欢聚时,我们突然发现都已白发多多。我先生排行老二年已七十三,大哥七十六,而小妹也六十四了。可是在婆婆面前,我们永远是孩子。人只有到了这把年纪,才会知道做孩子的感觉有多温馨多珍贵。谁能像我先生那样,七十三岁了还有儿子这个金灿灿的身份;还有背靠大树、有故乡故土和老家的感觉。

    婆婆不识字,但记性特好。一大家子人,谁的生日都记得一清二楚,从无差错,我真羡慕她。当然啦,她自己的生日,也是忘不了的。只不过,以往过生日,婆婆都低调处理。

    但也有例外。婆婆在她九十岁生日前夕,主动提出要“大操大办”。生日那天,我们请来了亲朋好友,为她老人家过了个风风光光的九十大寿。原来,她同意办生日宴,既为感恩当下的小康社会,趁机晒晒幸福,堂堂正正地“显摆”现如今生活比蜜甜;又为感谢乡邻亲友们多年来的关照与和睦相处。

    婆婆早早地就请大侄子代购了长寿碗,生日宴结束,分发给乡邻亲友们,图个长寿吉利。更有甚者,前来祝寿的,红包一律退回,被坊间传为美谈。

    婆婆出生于贫苦农家,年幼丧父,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她养猪养羊,糊纸锭,磨豆腐,替有钱人家做针线活,去通城大生副厂学徒,饱受过人间苦难,对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有切肤之痛。婆婆记得,那时候,穷人饭都吃不饱,小孩子过生日,煮一个鸡蛋,就算得上奢侈了。怪不得,婆婆一直反对我们为她过生日。“富日子还得当穷日子过,铺张浪费,罪过啊。”

    婆婆九十岁生日过后,我们兄妹几个约定,不管怎么忙,每逢散生日,总要小范围地搞个活动,不能冷落了她老人家。

    人生很奇特。你小时候,父母照料你保护你;如今婆婆老了,该轮到你来呵护她了,人间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发生转变,这就是美好的人伦与人伦的美好。

    现如今,家庭不断小型化,意欲寻找个三四代同堂、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大家庭实属不易。我们家更为特殊,改革开放之初,兄弟姊妹几个,纷纷跳出农门,或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进高校深造,或顶替入大都市国企……只有婆婆坚守故土。父亲1993年去世后,75岁的婆婆孤苦伶仃,独自打理门前屋后自留地。偶尔也去上海、通城等地小住。当时农村没有住宅电话,联系不便。我们还在上班,只有利用双休日下乡,每当见了面,一切安好,悬在半空的心才又复归平静。

    婆婆以乡下老家为家,故土难离,几近固执。好在她生活完全能够自理,又有侄子、邻居照应。再后来,安装了固话、老人机,乃至智能手机,现代化通讯工具,让情亲关护又多了一个便捷渠道。

    有一回,婆婆乘坐电瓶车外出,不慎摔了一跤,所幸只是小腿皮外伤,被迫到通城我家小住。 我娘家姊妹们住得近,经常前来嘘寒问暖,婆婆不愿拖费她们,刚康复就嚷着回到乡下。

    高龄独居,毕竟不是办法,近十多年来,我先后为四个孙辈服务,从“月嫂”到“家政”,从国内到国外,日程满满,未有停歇。大哥小妹都在上海,情况大抵相仿。母亲权衡利弊,决定入住托老院,不行就撤出。

    2016年夏,九十八岁的婆婆,入住托老院,成为入住该院最年长者,一时被传为佳话。期间我们兄弟姐妹经常与她老人家电话联系,还隔三岔五轮流去托老院看望。婆婆体质好,鲜有头疼脑热,一日三餐有人伺候,我们也就放心了。

    春节是亲人团聚的重大节日,婆婆从托老院回到老家。此后又去过托老院一次。

    2018年暑假,我又去外地大儿子家当“月嫂”。上海妹妹就在她家二楼租了个中套房,把婆婆接了去。这一年,婆婆百岁。她身体很棒,思维依然活跃,我们提前大半年筹划着为她庆寿。在哪里办,如何办,始终是个问题。亲戚朋友大多数在乡下,而子女孙辈们又都分散在五湖四海。婆婆力主百岁寿辰不办酒,也许,“百岁”这个日子确实太辉煌,婆婆把它看成一道高高的门坎了,真正到了百岁寿诞,反到不愿意提起。

    就这样,生日那天,在上海的子女晚辈小范围聚聚,并不提生日一事,那个本该热热闹闹的场面,被婆婆冷处理了。百岁寿诞后,婆婆吩咐把在景德镇定制的寿碗馈赠亲友,而不兴师动众大办酒席劳民伤财。起初有人想不通,事后一个个称赞婆婆开风气之先。

    尽管在这百年难逢的日子里,这样做似乎有点小家子气,不能尽大喜之兴,不能让这人间盛事如花般盛开,但是今天,婆婆已昂首站在这里,一百年漫长而又崎岖的路已然刻录在她生命的行程里。

    婆婆从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来。她真了不起,如今这庄严而又豪迈的一步,跨进了属于她自己的新世纪。

    我愿与婆婆一起,珍藏这一段人生中避不开的情缘,一直陪伴她,让婆婆永远健康快乐。

 


作者: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