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边陲古镇旧州游
发布时间:2019-2-15
 

    己亥猪年正月初三,我们一家人从南宁出发,去广西靖西自驾游。十多年前,乘坐长途大巴去过德天跨国大瀑布,途径大新、靖西,对桂西南的秀丽风光略知一二,慕名久矣。

    小不点二宝楠楠才6个多月大,起得迟,随身携带物品多,忙到9:20出发。新购不久的7客越野车,疾驰在南(南宁)友(友谊关)高速上,从崇左转崇(崇左)靖(靖西)高速。  

    公路两侧山峰秀丽,山上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它辟开崇山峻岭,跨越深沟巨壑,穿过石林溶岩,与沿途湛蓝的天空、温柔的山川、绚丽的野花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被央视称为中国“边关醉美高速公路”。  

    中午时分,到达旧州古镇景区。中餐在景区农家乐,饥肠辘辘,感觉清蒸鱼做得特别好吃,对旧州有了先入为主的好印象。

    漫步古城,心生疑念:一般而言,地名与人名相似,若非高大上,也要寓意吉祥美好,何以“旧”字名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游客中一老者学识渊博,侃侃而谈。原来,旧州原为古归顺土州(今靖西)州治所在地,清顺治六年(公元1650年)为抵御外敌侵扰,州治北迁计峒(今靖西县城)兴建州城,原归顺州址,遂改名为旧州。  

    古镇街头,到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弥漫着浓浓年味。家家户户的屋里屋外都挂着各式各样、五彩斑斓的绣球,还有精美的绣品和壮锦。绣球是壮族男女青年定情的信物和吉祥物。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手技艺养活一家人。妇女们就坐在自家门前,手里飞针走线制作绣球。据说,街上的居民家家户户都会手工制作绣球,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逢年过节或遇上喜事,绣球成为抢手货。尤其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旧州镇群众把绣球作为旅游工艺品推向市场,绣球随着游客飘洋过海,产品远销欧美各国,年产量达到十万个以上。绣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这样的景象,世界上也只有在这闻名全国的“绣球一条街”才能看到。

    路过民居,堂屋洞开,我仔细观看,正中上方挂有江夏堂、南阳堂、琅琊堂等标识,可见其祖先来自中原,汉、壮族融合,古已有之。

    左拐,走过壮音阁,有壮族男女在舞台上吟唱,粗犷而又激昂,似乎在向远方的客人述说古旧州苍老而又凄美的绣球爱情故事。我这外乡人听不懂,但却似懂非懂地陶醉其中。

    前行,来到鹅泉河畔。其源头就是靖西县著名的鹅泉。不远处,在河中小岛上,建有明清时代的文昌阁。这座四角型三层高的古阁,兀立水中,犹如绿带上镶着的明珠,独具风采。有小桥可通阁里,供游人入阁观景,这是古人对月临流、琴棋书咏之处,如今虽时过境迁,游人行至隐约可见其中的浪漫情怀。近年来,经重修,飞檐翘角,阁壁雕花描凤,古阁重放异彩,为旧州景区增添了新的秀色。

    离开文昌阁,可以看到古点将台被掩映在葱郁的树木之间,台前旗帜随风飘扬,遥想数百年以前,瓦氏夫人就在这点兵操练。

    瓦氏夫人在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的危急关头,不顾58岁高龄,亲率广西6000俍兵(壮族先民在明代被称为俍人)驰骋千里奔赴抗倭第一线,连歼敌兵,为保国安民立下了赫赫战功,堪称“巾帼英雄第一人”。

    如今国泰民安,再来到古点将台,瓦氏夫人与其将士的精神依旧振奋人心。

    走过石桥,眼前呈现出一片美丽的田园风光。独秀峰,碧水带,蜿蜒流淌的河水,流过田垌,穿过小桥,绕过青山、水中倒映的翠竹,随处弥漫着山水如画、田园似锦的景色。一边是古镇老街的人间烟火,另一边则是山川云雾的人间仙境。身临其境,一切烦恼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

    行走在旧州镇老街,两旁房屋颇具壮族传统特色,大人闲坐在门口缝制绣球,孩子在石板路上嬉闹,老人面带微笑,讲述着千年古镇的传说。温暖的阳光洒在行人身上,时光宁静而悠然,一如百年来的光景从未变过。

    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喧嚣,旧州镇的每一片青砖石瓦都在静静地向您诉说旧州历史的沧桑,那种清净和纯朴无法比拟。

    旧州,远方的客人留恋你,挤出空闲,携朋带友,还会再度造访。


作者:瞿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