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侨界人物
倾注晚霞光和热 铺就侨界爱心篇——南通侨眷袁进发夫妇开展助学爱心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18-7-16
 

    20161月 ,在人们忙碌着迎接又一个新春佳节到来的时候,一位侨界退休老教师,却在病床上与病魔痛苦抗争着。这位身患绝症的老教师叫樊发美。她,在即将走完生命旅程之际,履行了一个感动人们的爱心遗愿。她在病床上签下资助2名贫困大学生的助学协议书。一个星期后,这位长期热心侨界公益事业的退休“园丁”,从此离开了我们。

    樊老师走了,虽然她在有生之年未能亲见受助学生,但人们在她的灵堂前,看到了远在他乡的“寒门学子” 捎来的祭悼花篮,也许告慰这位爱心奶奶的在天之灵。她,虽然在与病魔的痛苦抗争中与老伴难舍相别,但相信老伴一定会完成她的遗愿。


樊发美女士在病床上签下协议


    这对相濡以沫的侨界夫妇,曾经在南通市崇川区的一个农村乡镇度过艰苦年代的生活。樊发美时任中心小学副校长,袁进发时任当地副乡长,夫妇俩对那时的农村家庭情况亲目所见,感同身受。后来,美国的女儿把他俩接进城安度晚年,但夫妇俩始终忘不了那些贫困孩子上学的艰难境遇。老伴樊发美去世以后,袁进发陷入痛苦的怀念之中, 他深深懂得妻子临终前签下协议书的遗愿与托付,便马上来到设立助学基金的市慈善会 ,继在医院缴纳第一笔助学金后,又向该基金充入了第二年的助学基金。

    他们资助的两名贫困大学生,分别来自浙江山区、徐州农村的特困家庭。受助女学生翁琳曼,父母双双因患上癌症先后去世,家里还有年迈奶奶和无依无靠的幼小妹妹。但是通过自己的艰辛与刻苦,考上了南通大学五年制的医科专业。另一位受助大学生, 也是一名父母双亡的遗孤,靠奶奶抚养长大,通过刻苦学习,考进了南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两位“寒门学子”将在大学就学期间,获得“袁进发樊发美助学基金”每年提供2500元的生活补助,直至大学毕业。


两位受助的贫困大学生


寒假中,受助女大学生翁琳曼给樊发美袁进发夫妇写的信


    袁进发在履行妻子遗愿的过程中 ,还时常梦回到夫妇俩过去对家乡贫困孩子情景的回忆之中。 他想,也许是老伴在天堂的未尽之愿,也许是老伴捎来的寄托。他立马产生一个为圆天堂之梦,为家乡贫困孩子助学的 “薪火”计划。过后不久,袁进发便特地回了家乡一趟,找到妻子当年任教的中心小学,向校领导表达自己的愿望。校领导看到“老乡长”、也是“老校长”的老伴,要来资助家乡的贫困小学生,在场的教职员工都感动了。校方根据他的愿望,认真排队梳理出6名贫困家庭孩子,作为他的助学对象。这6名孩子,每年将获得1000元的学习资助,直至他们小学毕业。自此,袁进发从妻子临终前签下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协议,已经增加扩大到6名贫困小学生的助学计划。袁进发先生说,我们的助学基金目前虽然是5万元,但是已定的助学对象数量与标准保持不变,我的女儿也很支持,我将不断充实基金, 连续实施十年。我们父女俩将共同完成她的生前遗愿,传承她的薪火,在“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人生之路上不停走下去 ……


袁进发与资助的贫困小学生在一起


    袁进发先生女儿袁菊,现在兼任美国美中友好协会暨佛罗里达州分会副主席, 在母亲影响下,赴美事业有成后同样热心于当地慈善公益事业,积极从事中美文化交流活动。在袁菊女士的牵线下,美国美中友好协会与南通市侨联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多年来,她还为南通华侨博物馆征集、收集大量华侨历史文物,先后向四川汶川灾区、南通华侨博物馆捐赠了公益资金。袁进发现在是侨联基层组织负责人,分别兼任街道侨界党总支书记、街道侨联分会、侨谊会街道分会会长。他协助街道党委开展党建带侨建工作的经验,受到来通考察的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同志的高度赞扬。

    侨缘侨心连乡情, 海内海外传爱心。他们一家不愧为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热心公益、奉献爱心的公益爱心之家。


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在所在街道实地考察时亲切慰问袁进发


在美探亲期间与美中友好协会开展友好交流活动(中间者:美国美中友好协会会长,右2:袁进发先生女儿袁菊)


用街道侨界会员精心编织赠送的“十字绣”,架起中美民间友好的桥梁和纽带 


一次次基金投入 ,见证侨界夫妇的爱心旅程